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土木工程人才教育培训面临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实现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立足"三全育人"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高端平台为支撑、以产教融合为突破,构建了具有土木学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实施"领航·筑基"党建工作品牌,创新"专业课程+思政图谱"融合模式,打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端平台,将工程现场转化为育人课堂,形成了价值塑造、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工程实践"四维贯通"的育人新范式。
土木工程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丰富“领航·筑基”党建工作品牌,创新党支部育人载体,依托师生、校企党建联合体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一支部一特色”,打造政治功能强、制度建设严、发展动力足、双融双促深的“雁阵”团队。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联合体阵地建设,持续加强高校与政府和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常态化开展联建活动促使各党支部工作有效联合,整合资源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在人才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实习实训、项目承揽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获批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荣获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工人先锋号、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青岛市模范职工小家、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全体教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争做“四有”好老师,先后涌现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四青”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和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高校师德标兵、科教兴鲁基层优秀党员、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等优秀教职工代表。
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重视各种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建成了以课程资源、课程目标、教学团队等相关要素为标准的课程群,注重于课程思政系统性优化和整体效益提升。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自主开发了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构建以数字教材为代表的新形态教学资源,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AI课程,以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创新"专业课程+思政图谱"融合模式,增强了思想引领性和价值观塑造实效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教育成效。在育人功能方面,教材、教法、教师、教学内容全过程融入德育元素,促使课程群育人功能趋于完整。
学院教师荣获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课程思政组1项、新工科组1项),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优质课程群建设方面,建设了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优质课程,彰显了课程群的品牌效应。在虚拟仿线多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突破实验室时空限制,实现了“共建、开放、共享”教学新形态。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喀什大学等联合开展“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至祖国西部,为我国西部的教育建设发展助力。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断的提高专业建设,搭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现拥有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土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工程中心等5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滨海低碳混凝土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1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累计投资1.2亿,建设了国内先进的岩土与轨道综合检测系统、地震模拟振动台等,打造国内一流的学科重器,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5项,完成成果转化91项。孵化3家科技型客户服务上合峰会,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示范工程。通过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全链条设计,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和技术支撑。
依托这些科研平台,学生热情参加到各项科研项目与科创竞赛中去,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加强了科研伦理的训练。土木工程学院学子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03项、省部级奖励182项。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社区实践基地60余个,“知行萌芽”“卓越织梦团”等20余支团队入选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
创新“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共育,接触实际工程,将工程现场转化为思政育人课堂,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聚焦国家及山东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联合中建、中铁、中交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深度参与人才教育培训,联合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中建三局建立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将人才培养从学校延伸至胶州湾跨海大桥、青岛地铁、青岛第二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一线,构建大土木+大思政人才教育培训特色。
在中青建安建设集团,土木学子聆听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贾正中和高星玉两位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将劳模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与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青岛地铁工程现场,学生通过参与装配式基坑的BIM协同设计,撰写《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青年使命》思政日志。在胶州湾跨海大桥实践基地,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开展课题攻关,将水下混凝土快速修补技术应用于工程维护,同步完成《全寿命周期土木工程建设的思考》专题研讨。这种"工程建设项目驱动+价值要素萃取"的双螺旋培养机制,使95%以上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主动融入"双碳目标""韧性城市"等国家战略议题。“青岛理工大学聚焦产教融合构建应用研究型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典型做法入选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
新时代土木工程教育正经历着从"技术本位"向"价值引领"的范式重构,其核心命题在于如何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转化为育人实践的价值坐标。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构建的"四维贯通"大思政育人体系,不仅破解了传统工科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两张皮"的困境,更开创了"工程建造"与"精神塑造"同频共振的新范式。当胶州湾跨海大桥的抗震数据成为《工程伦理》课程案例,当青岛老区旧城改造项目转化为《土木工程概论》思政教案,这种"钢筋水泥浇筑价值观"的教育创新,正在培养出既能设计超级工程、又深谙"国之大者"的新时代土木传人,成为铸就大国脊梁的熔炉。
(王乐生,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瑾,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联合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蹲守多处非法场所。5月12日中午14时许,记者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跟随开福区卫生健康局、当地公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进入一处位于开福区绿城春晓苑的非法的别墅内。
中国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以来,稀土价格翻了三倍。美国研究机构也发出担忧,美国将无力填补稀土缺口,毕竟当下超九成的稀土都要由中国进行冶炼加工。当美国军工被稀土“锁喉”,美国武器装备有几率发生什么变化?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和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一处涉嫌非法的自建房蹲守多日,拍摄记录到一白色无牌商务车及其它多辆车将数名女性转送至自建房的过程。
高额关税下,美国的小企业主受到严重冲击。来自纽约的埃斯纳尔晒出了他的高额关税账单,账单显示,关税的费用已超越了他进口商品本身的费用。
我驻美国使馆发言人:中方绝不会接受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剪辑:鲲鹏)
巴基斯坦多架战机被击落?#印巴冲突 #印巴战争 #热点 #巴基斯坦 #军事科普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据印媒报道称,印度民众在霍希亚尔普尔发现了巴基斯坦发射的中国 PL-15E 导弹的残骸,从公布的视频来看,这枚导弹大部分都是完整的,尾舵、发动机、弹体中部的短翼都非常完整,此前在社会化媒体上已然浮现多次残骸,包括天线、制导舱甚至T/R单元,这不禁让很多网友都非常